一、试用期劝退的”三重暴击”
“张经理,你们部门那个试用期还剩5天的小王,今天又迟到40分钟了!”听到考勤专员的提醒,某连锁餐饮企业HR李敏脑仁开始隐隐作痛。这已经是本月第6次迟到,更棘手的是,这位负责区域采购的员工,父亲是本地商会副会长。
-
考勤黑洞里的关系户
小王的工作日报显示,本月采购成本同比上升15%,供应商资质审查存在明显疏漏。更糟的是,迟到记录累计已达试用期约定解除标准的2倍。但每次绩效面谈,他总能把话题引向”我父亲说你们门店选址有问题”。 -
数字化时代的”人言可畏”
2023年智联招聘调研显示,71%的职场人会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离职经历。某快消品牌曾因处理不当,遭遇前员工在本地论坛连续发布18篇”扒皮贴”,导致当月区域销售额骤降23%。 -
法律与人情的平衡木
人社部2022年典型案例显示,试用期解除纠纷中,33%的败诉案例源于证据链不完整。就像小王这种情况,虽然考勤系统有记录,但若不能同步呈现工作成果评估、改进跟踪等完整证据链,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。
二、劝退谈话的”三明治话术”
“李总,听说您儿子在我们公司表现得很努力。”坐在商会周年庆的宴席上,李敏端着红酒杯的手微微发颤。这个场景,正是某建材企业HR总监亲授的”曲线救国”战术。
-
第一层:数据面包片
打开利唐i人事系统的数据看板:”这是您试用期6次迟到的GPS定位记录,每次迟到都标注了实际到岗时间。系统自动生成的《岗位胜任力雷达图》显示,您的采购议价能力、供应商管理能力得分均低于部门平均线30%。” -
核心夹心:情感共鸣剂
“其实我特别理解,刚毕业就要对接这么多本地供应商确实不容易。记得我第一份工作也搞砸过供应商年会,当时总监给我讲了’采购人员的3个价值锚点’,你要不要听听这个成长秘籍?” -
底层托底:法律防护网
调出电子签屏:”这是您入职时签署的《试用期考核标准》,里面明确约定迟到3次即触发解除条款。系统记录的8次绩效辅导记录,显示我们已提供充足改进机会。根据《劳动合同法》第三十九条,这种情况…”
三、善后机制的”三不原则”
某新能源汽车企业区域经理离职后,在抖音发布”揭秘贴”却收获2.3万点赞。评论区置顶的企业官方回复:”感谢您对充电桩布局的建议,经核实,您提出的3个问题中2个已列入2024改进计划”,成功化解危机。
-
不撕破脸的分手艺术
准备《离职大礼包》:包含推荐信模板、职业培训课程折扣券、行业人脉资源清单。某互联网公司的实践数据显示,配备离职关怀包的企业,前员工负面评价率降低47%。 -
不留死角的证据链
利唐i人事系统的”风控中心”模块,可自动归档考勤数据、工作成果、沟通记录。某零售企业曾凭系统自动生成的《试用期改进追踪表》,在劳动仲裁中成功举证。 -
不降温的关系维护
设置”校友会”专属通道,定期推送行业报告、内推机会。某医药集团统计显示,维护良好的前员工群体,每年贡献15%的优质候选人推荐。
四、数字化时代的劝退新装备
当某连锁酒店HR使用利唐i人事的”智能话术库”时,系统自动弹出:”检测到员工籍贯与本地商会关联,建议采用ABC沟通模型,优先强调…”同时生成《舆情应对预案》,包含3套媒体应答模板。
-
风险预警雷达
入职时采集的360度背调数据,可自动生成《关系网影响评估报告》。系统通过工商数据接口,实时监控员工关联企业的变动情况。 -
话术智能匹配
基于NLP技术的沟通建议引擎,能根据员工性格测评结果推荐沟通策略。某制造企业使用后,试用期协商解除效率提升60%。 -
离职传播监控
整合舆情监测功能,当员工在领英更新”寻求新机会”状态时,系统自动触发关怀流程。某科技公司借此提前介入,将潜在负面传播转化为人才推荐机会。
五、从危机到转机的神奇逆转
还记得开头的小王吗?李敏最终用”采购人员转型顾问”的方案破局。在解约协议中约定:”若推荐3家优质供应商并通过审核,可获专项顾问费”。三个月后,小王父亲主动介绍的新冷链供应商,帮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2%。
这个案例揭示的真相是:妥善处理的离职事件,可能成为组织发展的新契机。就像某500强企业CHO说的:”最好的风控不是规避风险,而是把风险点转化为价值点。”
原创文章,作者:h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docs.ihr360.com/hr/3111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