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变化是什么? | i人事-智能一体化HR系统

iso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变化是什么?

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

一、标准结构的变化

ISO 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,采用了与ISO 9001:2015等标准一致的“高阶结构”(High-Level Structure, HLS)。这一变化使得不同管理体系标准之间的整合更加便捷,企业可以更高效地实施多体系整合管理。

  1. 高阶结构的引入
    新标准采用了10个章节的结构,包括范围、规范性引用文件、术语和定义、组织环境、领导作用、策划、支持、运行、绩效评价和改进。这种结构使得标准更加系统化,便于企业理解和应用。

  2. 术语和定义的更新
    新标准对部分术语进行了更新和重新定义,例如“环境因素”、“环境影响”等,以更好地反映现代环境管理的需求。

二、风险和机遇的管理

ISO 14001:2015强调了风险和机遇的管理,要求企业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系统地识别、评估和应对与环境相关的风险和机遇。

  1. 风险管理的引入
    新标准要求企业识别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风险和机遇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。这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减少环境事故的发生。

  2. 机遇的识别与利用
    除了风险管理,新标准还强调了对机遇的识别和利用。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环境绩效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,抓住环境管理中的机遇,提升竞争力。

三、领导作用的强化

ISO 14001:2015进一步强化了领导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,要求高层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。

  1. 高层管理者的责任
    新标准明确要求高层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,确保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一致。

  2. 领导作用的体现
    高层管理者需要积极参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、实施和持续改进,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。

四、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

ISO 14001:2015强调了对环境绩效的持续改进,要求企业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系,提升环境绩效。

  1. 绩效指标的设定
    新标准要求企业设定明确的环境绩效指标,并定期评估这些指标的达成情况。

  2. 持续改进的机制
    企业需要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,通过内部审核、管理评审等方式,不断优化环境管理体系,提升环境绩效。

五、外部提供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

ISO 14001:2015对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,要求企业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。

  1. 供应商管理的加强
    新标准要求企业对外部供应商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,确保供应商的环境绩效符合企业的要求。

  2. 外部提供过程的控制
    企业需要对外部提供的过程、产品和服务进行有效的控制,确保这些过程、产品和服务不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。

六、文件化信息的要求

ISO 14001:2015对文件化信息的要求进行了调整,强调了对文件化信息的管理和控制。

  1. 文件化信息的简化
    新标准简化了对文件化信息的要求,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,灵活地确定文件化信息的范围和形式。

  2. 文件化信息的管理
    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文件化信息管理机制,确保文件化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和可追溯性。

总结

ISO 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结构、风险管理、领导作用、环境绩效、外部提供过程和文件化信息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。这些变化使得标准更加符合现代环境管理的需求,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,提升环境绩效。企业在实施新标准时,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,灵活应用标准的要求,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IamIT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docs.ihr360.com/strategy/it_strategy/65260

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