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参赛资格要求
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(以下简称“大赛”)是一项面向全国高校、企业和个人的高水平竞赛,旨在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。参赛者需满足以下条件:
- 高校组:参赛者需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,且需由所在高校推荐参赛。每所高校可推荐多个团队,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。
- 企业组:参赛者需为在职员工,且需由所在企业推荐参赛。每家企业可推荐多个团队,每个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。
- 个人组:参赛者需为独立设计师或自由职业者,且需提供相关作品集以证明其设计能力。
二、作品提交格式
参赛作品需按照大赛规定的格式提交,具体要求如下:
- 文件格式:作品需以三维模型文件(如STL、OBJ、STEP等)和设计文档(PDF格式)的形式提交。
- 文件大小:单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500MB,总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GB。
- 命名规则:文件命名需遵循“参赛组别_团队名称_作品名称_版本号”的格式,例如“高校组_清华大学_智能机器人_V1.0”。
- 提交方式:作品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提交,提交截止日期为每年的10月31日。
三、技术规范与标准
参赛作品需符合以下技术规范与标准:
- 三维建模:作品需使用主流三维建模软件(如AutoCAD、SolidWorks、Blender等)进行设计,且需符合行业标准。
- 材料与工艺:作品需考虑实际生产中的材料与工艺限制,确保设计的可制造性。
- 功能与性能:作品需具备明确的功能与性能指标,且需通过仿真或实验验证其可行性。
四、知识产权与原创性
参赛作品需确保知识产权与原创性,具体要求如下:
- 原创声明:参赛者需提交原创声明,确保作品为原创设计,且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。
- 知识产权归属: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,但大赛组委会享有作品的展示、宣传和推广权。
- 侵权处理:如发现参赛作品存在侵权行为,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,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五、评审规则与流程
大赛评审分为初评、复评和终评三个阶段,具体规则与流程如下:
- 初评:由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初步筛选,主要评估作品的创新性、技术性和实用性。
- 复评:通过初评的作品将进入复评阶段,由行业专家和学者进行详细评审,主要评估作品的设计质量、技术实现和市场潜力。
- 终评:通过复评的作品将进入终评阶段,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进行最终评审,确定获奖名单。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- 问题:作品提交后是否可以修改?
-
解决方案:作品提交后不可修改,建议参赛者在提交前仔细检查作品内容。
-
问题:参赛作品是否可以与他人合作完成?
-
解决方案:参赛作品可以由团队合作完成,但需确保团队成员均符合参赛资格要求。
-
问题:参赛作品是否可以涉及商业机密?
-
解决方案:参赛作品不得涉及商业机密,建议参赛者在设计过程中避免使用敏感信息。
-
问题:参赛作品是否可以多次提交?
-
解决方案:每个团队或个人只能提交一次作品,建议参赛者在提交前确保作品质量。
-
问题:参赛作品是否可以涉及多个领域?
- 解决方案:参赛作品可以涉及多个领域,但需确保作品在某一领域具有突出创新性。
通过以上详细解析,相信您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参赛条件有了全面了解。希望您能积极参与,展示您的创新设计能力,共同推动三维数字化技术的发展。
原创文章,作者:IT_learner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docs.ihr360.com/strategy/it_strategy/175428